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  发展 > 北方“十月的风”是怎样吹到国内的
北方“十月的风”是怎样吹到国内的

时间:2023-08-17 05:55:52    来源:扬子晚报

编者按:1921年的中国,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,南湖红船上点燃的革命火种照亮旧中国的沉沉黑夜,从此,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纪元。然而,星星之火是如何点燃的,许多历史背景和细节并不为人所知。广西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《东方破晓——星星之火是如何点燃的?》一书,通过30个生动鲜活的党史故事,以小见大、见微知著,梳理建党脉络、深挖建党文献,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、风云激荡、开天辟地的峥嵘岁月。该书作者张神根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任、张倔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。近日,紫牛新闻·微史记频道选载部分章节。

谢洛夫《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》

1964年10月2日,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《东方红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,其中歌曲《北方吹来十月的风》表达了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”这个历史性结论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那么,“北方”邻国“十月的风”是怎样吹到国内来的呢?

1917年11月7日(俄历10月25日),在列宁的领导下,彼得格勒工人群众发动武装起义,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,随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。

十月革命爆发后,最早向国内传递信息的是当时中国北洋政府驻俄公使刘镜人。

11月7日,十月革命爆发当天,刘镜人在致外交部的电报中说:“近俄内讧益烈,广义派(布尔什维克)势力益张,要求操政权,主和议,并以暴动相挟制。政府力弱,镇压为难,恐变在旦夕。”发报时起义正在酝酿中,尚未爆发。次日,刘镜人又发了一个电报,对彼得格勒起义作了详细的报告。

由于十月革命后,北京与彼得格勒之间的电讯暂时中断,北洋政府外交部直到20天后的11月27日才接到刘镜人7日的来电,11月28日接到刘镜人8日来电。但这些电报的内容,只有少数政府官员能够获知,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主要靠报纸上发表的报道来了解十月革命。

上海《民国日报》、《申报》和《时事新报》在中国国内最早报道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。1917年11月10日,即十月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天,《民国日报》、《申报》和《时事新报》根据伦敦路透社的电讯稿,同时报道了关于十月革命的消息。《民国日报》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人在上海创办的进步报纸,它在要闻版头条位置,以“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”的醒目黑体大字作标题,报道了十月革命的消息,并明确指出俄国此次革命的“主谋者为里林氏(列宁)”。报道还着重介绍了列宁于11月7日晚在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,末了还说,“听者大为欢呼”。《申报》和《时事新报》也作了类似的报道。此后,上海各报刊都分别在“要闻”“国外大事”“欧洲电讯”等栏目中以大量篇幅连续报道有关十月革命的消息,这些报道使广大民众大开眼界,引起极大的关注和热议。

与此同时,全国其他地方报纸也陆续报道了十月革命胜利的有关消息。在不长的时间里,这个消息便广泛、迅速地在中国各地传遍。

在与苏俄毗邻,又有中东铁路贯通其间的黑龙江,十月革命获得胜利的消息几乎没有隔夜就传到省内。中东铁路工人、革命士兵为之热烈欢呼和庆祝。11月12日,在哈尔滨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(布)发表了《告满洲全体公民书》,号召全体公民支援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,“支持他们对资本家、地主及前临时政府所进行的斗争”。11月20日,哈尔滨铁路总工厂俄国工人和士兵召开大会。会上,通过了承认苏维埃政权的决议,中国工人应邀参加了大会。

与此同时,在哈尔滨的俄国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召开紧急会议,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,并根据苏俄政府外交人民委员会的指示,于12月14日发布命令,解除霍尔瓦特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的职务,任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斯拉文主持管理局业务与外交活动。虽然这一夺权斗争遭到反动势力的镇压,但它却给予中国工人和民众以深刻的革命影响。

俄国十月革命初期,由于对其情况了解和认识的不一,中国报纸杂志上的消息和评论五花八门,甚至带有明显的贬义。随着俄国革命局势的稳定,列宁和苏俄政府开始重视同中国人民建立友好关系,密切注视中国革命的发展并愿意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。此后国内舆论的态度也日渐清晰,对苏俄的正面宣传也逐渐增多。1918年2月,中国报纸上刊登了苏俄政府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消息。4月20日,《劳动》杂志第一卷第二号发表署名“持平”的《俄罗斯社会革命之先锋李宁事略》的文章,赞扬十月革命说:

现在我们中国的毗邻俄国,已经光明正大的做起贫富一班齐的社会革命来了。社会革命四个字,人人以为可怕,其实不过是世界的自然趋势。现在社会不善的原因,以后处处皆要发现的,毫不稀奇。

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苦难的中国人民受到极大鼓舞,给面临日益深重危机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出路和希望,给千百万正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方向,他们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,从欧美转向俄国,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科学社会主义。正如刘少奇所指出的:

这个革命(指俄国十月革命)把全世界想要革命但又没有找到出路的人都惊醒了。特别是在中国,我们那时感觉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,但又不晓得朝哪里跑,这一下就有办法了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