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是首个全国生态日。
放眼晋江,山青水绿。
崎山公园山林主题区的顶峰,海拔135米,登顶远眺,晋江市区绿树成荫;九十九溪穿城而过,波光潋滟,宛若城市的绿腰带;泉州湾河口湿地晋江段,鸥鹭翩飞、雁鸭畅游,一派野趣盎然的自然景象。
(资料图)
生态环境向好,鸟儿最先知晓。
这些年来,“鸟中国宝”东方白鹳造访晋江南岸生态公园;“鸟中大熊猫”彩鹮出现在晋江九十九溪的藕田觅食;“神话之鸟”中华凤头燕鸥自2019年起连续现身晋江围头湾;国家濒危候鸟遗鸥与勺嘴鹬也结伴到围头湾海滩越冬;“中国最美小鸟”栗喉蜂虎,在晋江“安家产子”……
护一城绿、护一片林、护一汪水,如今,晋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,吸引了1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、2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到此栖息、觅食、越冬,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。
护一城绿
让城市“会呼吸”
在晋江城市核心区,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成为“会呼吸”的城市绿肺,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。
去年,一位神秘重磅“嘉宾”——国家Ⅰ级保护鸟类彩鹮造访了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区。
时值5月,九十九溪的藕田里,一只彩鹮正在觅食。它体形修长,羽毛呈栗紫色,有一双长长的黑脚,细长的喙向下弯曲,像一把倒挂的镰刀。只见它时而低头啄食,时而跟着一群白鹭来回散步,好不悠哉。
彩鹮有多珍贵?据了解,彩鹮曾在中国绝迹,直到2009年中国境内才重现它们的踪迹。因其数量稀少、濒临绝迹,彩鹮也被称为“鸟类大熊猫”。
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连接了城市与乡村,是一片“城村山水田”交织区域。这里,不仅承担着保护耕地、传承农耕文化的历史责任,还发挥着“城市中央公园”游憩休闲、生态调节、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功能。
在晋江,城市绿肺还有许多。拥有近千亩湖面的晋阳湖,在阳光照耀下,波光粼粼,这里是白鹭最喜爱的栖息地,也为市民带来了许多“绿色福利”;晋江南岸生态公园成片的疏林草地散发着青草香气,市民最爱漫步江畔,看飞鸟觅食翱翔;安平桥公园内,鸥鹭点波、绿林生华,重现了长桥凌波的自然风貌。
晋江是福建省唯一一个林业和园林合并设置管理机构的县级市。发挥林业和园林高度融合的优势,晋江按照“全市一城、城乡融合”的理念,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,以生态文明建设统揽全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工作大局。近五年,晋江完成重要道路绿化、公园绿地建设等项目,市区主干路绿化100%,并向各片区辐射扩充。当前,晋江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541.27公顷,绿地率40.03%,绿化覆盖率44.03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.4平方米。
护一片林
守住“物种基因库”
除了“城市氧吧”,晋江还有一片片“乐活山林”。
生态向好的紫帽山,曾经上演了一出“追鸟”记。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鹇的出现,引来市民、观鸟爱好者蹲守、拍摄。
据不完全统计,紫帽山共有177种动物,其中鸟类就有112种;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蟒蛇,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、省重点保护动物19种,以及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动植物30种。
紫帽山、灵源山、华表山、罗裳山、崎山、八仙山等晋江市域内的自然山林,是城市生态绿色空间的“骨架”,是自然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、公园的主要载体。城建过程中,晋江依形就势,以各类自然山体为景观特色,顺势规划一处处供居民休闲游憩的绿色空间。经过系统规划,八仙山公园、崎山公园、罗裳山公园等串成靓丽景观带。
去年,晋江全面推行林长制,搭建市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林长组织架构,建立各级林长巡林制度和“林长+森林警长”“林长+检察长”“林长+法院院长”工作机制,选聘护林员100名,分区划片,实行网格化管理,全力以赴守住青绿。
湿地与森林、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,具有涵养水源、净化水质、调节气候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,被誉为“地球之肾”“物种基因库”。
晋江地处滨海地带,湿地资源丰富,泉州湾河口湿地、围头湾、深沪湾及安海湾是我国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。近年来,晋江市加大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,以林长制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落实“宣、治、护、巡、管”等五大措施,有效提升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、稳定性、功能性和持续性。近两年,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到晋江越冬、停歇、繁殖,见证了晋江生态持续向好,成为晋江亮丽的生态名片。
护一汪水
擦亮“生态名片”
站上泉州市“蓝色海湾”综合整治项目二期工程的鸟类监测塔,举目远眺,新种植的红树林连绵成片,鸥鹭、雁鸭等鸟类飞翔其间。
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是“蓝色海湾”综合整治项目的一项重点内容。
“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,可以称为‘海岸卫士’。”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晋江加大生态整治修复力度,红树林生态修复近3000亩,构建了以滨海湿地—生态海堤—海岸生态防护带为核心的海岸带生态系统。
水是晋江的生态名片。曾经,水源贫乏、旱时无水、雨季汪洋、流域污染、泥沙淤积等“水问题”困扰着晋江,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因素。2013年启动生态水域综合治理以来,晋江破译一组组“水密码”,克服一个个“水问题”。
通过“河长制”助推“河长治”,晋江将全市21条河流分为市镇两级管理,各条流域从源头保护入手,不断提升水域岸线景观,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河道微景观、滨水休闲步道、临水主题公园,再现小桥、流水、人家的生态人文风情,也为百姓提供一个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。
如今的晋江,蓝天白云相伴,城市“气”质优已成为一种常态。向绿而生、逐绿前行、乘绿而上,晋江正用“绿色之笔”勾勒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生态画卷,坚决守护好晋江的绿水蓝天碧海净土,让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成为晋江“最美底色”。
(记者 蔡斯洵)
来源:晋江经济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