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梁璇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如果“不合时宜”“特立独行”同时指向一个人,这个人大概率有些“难相处”。但臧玉瑛是个例外,在这位执教40余年依然谦和的乒乓球教练身上,这两个词更像对她自我评价的注释,她说:“我是那种笨一点的人。”
成都大运会,中国代表团乒乓球队延续4年前在那不勒斯的辉煌,不仅卫冕了7个小项的全部金牌,还获得3枚银牌、3枚铜牌。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,人们沉浸于荣誉和喜悦,可作为教练,臧玉瑛却很难被捕捉到一个明显的笑脸,“我已经开始为下一次比赛发愁,领完奖咱就得从零开始”。
本届大运会,乒乓球项目男女队10名运动员分别来自华东理工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上海体育大学、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,平均年龄23岁,其中华东理工大学学生数量过半。而让高校成为乒乓球人才的沃土,正是臧玉瑛最初的愿望。
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,改革开放掀起一阵出国的浪潮,作为北京体育大学77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,臧玉瑛得到去悉尼大学等国外高校当助教的机会。可她“不合时宜”地选择了南下,于1982年毕业后就进入华东理工大学担任体育教师,并于此后在基层教练岗位上坚守40余年,其间,时代浪潮再次袭来,乒乓球培训市场日渐红火,可她还是主动沉下水面,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校园。
可即便留在学校,臧玉瑛也有着和大多数高校教师不同的工作节奏,她过得更像是专业运动队的日子。有媒体曾为她统计过,“每年大约休息15天,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,教学工作量约为4500课时/年。”同事说很难看见臧指导,因为她不是在球馆,就是在去球馆的路上,或者是在外地带队比赛。
“明明可以在家跟家人一起看电视剧,你却在运动场训练,几乎每天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家,长此以往,你能不能坚持做到?”这不是臧玉瑛“工作狂”的证据,而是一名高校基层教练关于体教融合的决心,她对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表示,要推动体教融合,除了各方合力,还得从自己做起,主动向专业队学习。
1986年年底,国家教委、体委(现教育部、国家体育总局)制定《关于开展课外业余体育训练,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》,翌年,《关于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》让更多体育人找到了自己在高校的位置。
“‘体教结合’这个概念提出来不久,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。”臧玉瑛记得,1988年,学校成立了乒乓球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,第一批学生是她从全运会预赛赛场找到的各省队退役运动员,“8个人,4男4女,组建了第一个班”。但随着队员不断在各级别比赛中取得佳绩,她明显感受到了招生工作的难度,“当你逐渐长成竞争对手,对方还怎么把有潜力的队员给你?”臧玉瑛预判,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,很快就会遭遇瓶颈。
“组建俱乐部”的想法应运而生。经过5年筹备,全国第一个由高校组织的乒乓球俱乐部“华东理工乒乓球俱乐部”于1992年成立了,且俱乐部开创了合作共建的模式,“在上级领导的积极推动下,在乒乓球界泰斗张燮林的帮助下,华东理工大学、上海中学、上海启新小学组成乒乓球共建学校。”臧玉瑛介绍,在这一模式下,通过选拔的选手就能获得小学至大学的“一条龙”升学途径。
可俱乐部成立初期,由于经费和场地紧张,队伍只能在学校的餐厅里训练。原本算不上宽敞的食堂,一半餐桌被改成了乒乓球台,可到了训练点,经常遇到其他老师和同学打得起劲儿,臧玉瑛只能硬着头皮充当“扫兴的人”。五次三番后,她找到相关领导“语气不分轻重”地提了个问:“乒乓队算不算重点队?”得到肯定答案后,她为队伍争取到了在体操馆训练的机会,“当时馆里有艺术体操队和羽毛球队,我们把乒乓球台安在了中间。”
前面放着音乐彩带飘舞,后面白色羽毛球左右翻飞,为了在二者间挤出一块训练空间,臧玉瑛得先解决乒乓球频繁落地滚动的问题。于是,她找来两个捕鱼的网,每次训练前提前拉好,将4张球台围在中央,“就为了让学生多一点练习时间”。她坦言,如今,乒乓球队已经有自己的场地,“能放下18张球台”,且在上海中学也有20张球台,“加起来能供70多人完成训练”。
一方面自主培养人才,另一方面从省队甚至国家队引进人才,“采用两条腿走路模式”的俱乐部日趋成熟。从1992年法国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开始,臧玉瑛就带着学生走上国际赛场,尤其起于1993年美国布法罗至今30年的世界大运会赛场,一代代中国年轻人奋力挥拍的身后,教练席总有同一个身影,体格娇小、目光如炬。
“就像考试一样,如果平时测试的难度超过高考,高考时可能就会轻松很多。”臧玉瑛坦言,为了让学生不怯国际赛事,俱乐部争取了大量比赛机会“练兵”,其中就包括国内全部6个级别的乒乓球联赛,“只有让队员在这样的平台上不断磨炼,回过头再打大学生比赛,强度和竞技水平就截然不同了。”
可让一支高校球队去参加职业联赛并非易事,“首个难点就是要找到赞助商”。臧玉瑛表示,得益于学校长期对乒乓球项目的投入,俱乐部得到教育部门、项目协会、社会企业等方面的关注,最终,在1997年国际乒联恢复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时,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唯一一支业余球队参赛,取得了女团第六名的成绩,此后球队一直坚持打联赛,并在山西大土河集团支持下,于2012年夺得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团体冠军。高校乒乓和职业赛事完成了一次响亮的击掌。
“打职业联赛的20多年让我成长了很多。”年过六旬,臧玉瑛依然用“学习”“成长”考量自己,她记得,刚开始当教练时,最大的挑战是身份转换,“从学生变成老师,从老师成为教练,每一项都从基础开始”。可当高塔垒至职业联赛的高度时,挑战才真正变得陡峭起来,“俱乐部牵涉多方合作,要面对的不再只是训练、教学等乒乓球的那些事,得面向社会,接触不同领域的人。”臧玉瑛表示,面对球员协议、外训外赛、技术分析、赞助权益等不断拓展的工作外延,光凭个人的经验和热情已无法适应,“教练团队协作才是更专业的路径”。而现在俱乐部的7名教练中,不乏马越斐这样被臧玉瑛一手带起来的学生。
“不是我在带他们,而是这一批一批的小孩在带着我成长。”得益于体教结合一条龙的模式,臧玉瑛的学生里既有帖雅娜、高军、单晓娜、王艺迪等名将,也有在各行各业里独当一面的职场精英,还有不少在国外高校、俱乐部甚至国家队任教的年轻教练。很多人对乒乓球的看法都曾被臧玉瑛改变,“有的孩子一看进不了国家队就放弃了,但我告诉他们,往国家队冲可以是你们的目标,但是如果达不到,你也应该努力达到自己的最高境界”。
从小学到大学,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,臧玉瑛的话总能说进孩子们心里。“懂年轻人的前提是,不论年龄、身份,大家在一起就是平等的。”面对听不懂的网络词汇,她当场向学生请教,“不必假装什么都懂”;当学生遇到困难时,“你是旁观者还是跟他一起面对问题,这决定他是否会从内心接受你”;无论训练场还是赛场,她总能比学生到得早、离开晚,“很多事情只有一起经历和奋斗过,才能体会”。
“物质上也许比不过别人,但世界各地都有我的学生,这让我觉得特别幸福。”臧玉瑛笃信的评价体系确实让她在世俗眼光中显得“有点笨”,但坚持探索体教融合多年,除了强调乒乓球技术不断提升、传承体育精神,她还能分享的一条经验就是:“得有一些像我这样笨一点的人。”
中国青年报北京8月14日电
来源:中国青年报